今天是: | 分站首页 | 基础人事服务 | 人才服务 | 白领服务 | 电子杂志 | 下载服务 | 白领博客 | 精英社区 | 留言频道
最新更新
普通文章关于调整杭州市区失业保
普通文章关于确定2006年杭州市区
普通文章什么职业有百万年薪?
普通文章高薪人士职场遭遇冷空气
普通文章全球高管薪酬差距知多少
普通文章以下五招能够提升你求职
普通文章调查称美大型企业CEO业绩
普通文章顺德:技术工人薪酬一路
普通文章2006薪水看涨职位排行榜
普通文章沪工资高过吉隆坡 跨国企
专 题 栏 目
最 新 热 门
最 新 推 荐
相 关 文 章
关于调整市区最低工资标准的
“零工资”就业?企业说“不
拖欠工资超三个月可申请裁决
最低工资标准适用领域
讨工资起纠纷酿血案        
职工工资等将被列为第一清偿
上海某些单位将最低工资当做
谨防暑期打工陷阱
大学生零工资就业 用人单位恶
工资问题特别要注意的十个方
Q
您现在的位置: 外企人才网 >> 服务频道 >> 人才服务 >> 劳动用工权益维护 >> 陷阱揭密 >> 文章正文
谨防工资表里的“猫腻”           
谨防工资表里的“猫腻”
作者:admin 文章来源:互联网 点击数: 更新时间:2006-7-17 下午 05:47:30
[ 字体:缩小 正常 放大 | 双击自动滚屏 ]
请选择合适的字体颜色:

  工资表,顾名思义,就是发放工资的表格。我们在调查中发现,有一些部门、单位,特别是企业在工资表上大做“文章”,或利用虚列工资转移资金,用于私设“小金库”;或假造工资表,搞“变通”,用于列支其他费用,偷逃税费。这不仅扰乱市场经济秩序,也为贪污、收贿等腐败行为提供“温床”,严重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,在群众中产生很坏的影响。其手法主要有:

  一 是“虚列”,就是“吃空饷”。在对某企业审计中发现,该单位职工花名册和工资表反映的人员有出入,审计人员进行核对,结果发现某车间虚列职工20多人,通过进一步追查,该单位一年在工资表上虚列职工近300人次,虚列工资额近50万元,并将虚列的工资转出账外,形成单位的“小金库”,用于发放奖金福利、请客送礼等支出。

  二是“多造”,就是“发少、报多”。某企业通过“应付工资”科目,进行会计核算,每月按300人、每人960元标准提取工资费用,甚至将停薪留职人员、被处理开除的人员也纳入其中,转入“应付工资”科目。发放时,冲减“应付工资”科目。但该单位不是按月发放工资,而是采用季度,或半年度一次发放,发放的工资远远低于提取的标准,这样形成“应付工资”结余。然后,会计人员又将单位不属于工资的费用、非正常开支的费用、不应开支的费用,甚至吃喝招待、请客送礼费用也堂而皇之地在“应付工资”中列支,从而达到少缴税费之目的。
 
  三是“假借”,就是假借支付临时工工资列支其他费用。一些企业,为了少缴税费,将在编人员的工资表,写成临时人员的工资表。甚至将在编人员的福利、奖励等奖金支出,以临时人员的工资支出。某企业还将职工集资款利息支出、职工“红利”,编造临时人员的工资表来支出等等。由于临时人员流动性强,检查核实难度大,一般不易被发现。
 
  四是“乱发”,就是违反规定,以职工工资的名义发放福利费、补助费和加班费。在对某企业集团公司审计时发现,该公司在中秋节、春节两次发放职工福利费80万元,先由公司会计部门以公司发放加班费名义在工资费用中列支,再由公司后勤部门编造花名册、统一领取现金支付。

  五是“转支”,就是以发放职工工资名义,把资金转出账外,套取现金,用于支付相关单位,甚至公务人员的补助及奖金或回扣。如某药品生产企业2004年以支付企业职工效益工资之名义,提取现金76万元,存入账外,用于支付外销人员的奖金,或支付代销人员的销售回扣,这样企业可避免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,又能人为调节职工工资基金的目的。

  上述做法,在一些效益好的企业、事业单位中更为多见。这些企业、事业单位无视国家有关规定,在工资表上大做“手脚”,逃避有关部门监督检查。为此,笔者建议:财政、审计、税务等部门要加强宣传教育力度,提高人们的遵纪守法意识;同时要加大检查监督力度,从源头上进行综合治理,做到标本兼治,有效遏制腐败行为的发生;更重要的是加大打击力度,坚决打击利用工资表做“手脚”的行为,要严格按照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》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》等法律法规进行重罚,不能让这种行为滋生蔓延。

 

 


文章录入:admin    责任编辑:admin 
  • 上一篇文章:

  • 下一篇文章:
  • 发表评论】【加入收藏】【告诉好友】【打印此文】【关闭窗口
    网友评论:(只显示最新10条。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,与本站立场无关!)
    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联系站长 | 关于我们 | 频道链接 | 版权申明 | 管理登录 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