评说“80后”职场新人的真实表现
2007-1-9 10:53:00 发布 作者:
sean
对于“80后”,目前社会上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。一方认为,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“80后”,他们很自我,没有责任心,对工作抱着无所谓的态度,跳槽多,难管理;另一方认为,“80后”的员工创造力和塑造性都很强,勇于挑战,容易激发潜力。
作为一个符号,“80后”引起口水战一样的争论。他们是精英、是迷惘者、是“垮掉”的一代;他们是白领、技工和失业者;他们追求自我、特权和归属感;他们忠于偶像,但对品牌毫无理由地不买账。喜欢也好不爱也罢,“80后”呼啸而来。
当“80后”逐渐成为职场的中坚力量时,江苏商报对南京众多大公司进行了采访,了解这些公司的老总以及人力资源高管们眼中的“80后”职员。
苏宁电器相关负责人:有能力,成长快
其实这个话题,苏宁电器应该是较有发言权的。
从2002年开始至今,苏宁电器已经开展了四期“1200工程”——每年引进1200名应届大学毕业生。现在,“1200工程”的员工已经成为苏宁各体系最抢手的人才,也成为苏宁中高层干部的最重要来源之一。
针对“1200工程”中的“80后”,记者近日采访了南京苏宁电器人力资源管理中心。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,因为“1200工程”的启动,现在公司“80后”的员工有所增加,公司管理层中“80后”占了10%。
该负责人认为,用人单位需要“80后”的热情、冲劲以及对工作的投入,他们有很好的学习沟通能力,能快速地成长,并且能更好地融入团队。但是,“80后”普遍缺乏韧性和实际动手能力,还有心理承受能力不够,特别是一些优秀的毕业生,在受到挫折时很容易迷茫。
“他们太容易迷失在小小的挫败之中。”该负责人表示。
南京中央商场戴玲:忙充电,提升自我
“我们商场80年代以后的年轻人大概有200多人,全是在2000年以后招进来的,现在80%的岗位都很稳定。他们大多数在进修或拿到了更高的学历,各自的能力发挥也在待遇中有所体现。”南京中央商场人力资源部部长戴玲说。
提起中央商场的“80后”,戴玲说,那还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。从那时候开始招员工,结果来了三五千人应聘,最后录取了200多人。戴玲介绍,当时这些员工大多的学历只有中专,大企业招聘对他们的吸引力太大了。之后的几年,又陆续来了部分年轻人,包括大专生等。
“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,大学生人数的逐年增多,就业难已经成为大形势,商场的这些孩子们也希望努力提高自己,使自己更有竞争力,或是自己学习或在公司的鼓励下进行一些学历考试。”戴玲说,这几年进来的80年代后的年轻人经过企业系统的文化学习,以及业务培训、军训等,都在自我攻读更高的学历,以提高他们的个人素质。
商场也制定了一些激励政策,比如拿到大专文凭有一定的奖励,拿到本科生、研究生的奖励会更多。从现在来看,招聘的“80后”的一线员工80%比较稳定。
春兰汽车朱经理:缺乏责任心
“相较于能力而言,他们更看重的是员工的诚信。”一提到这个话题,南京春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朱经理语气有点激动。
他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事例:前段时间,他们公司招了一位中央民族学院法律专业的学生,公司给了他很好的待遇,专业也对口,可是3个月后他却因为个人感情问题不辞而别。“那时候他也接了不少工作,走也不说一声,所有工作都没交接,给公司造成了很大的损失。”
朱经理说,这在他们公司不是个例,以前公司也曾有“80后”在接受完公司培训后就离开了公司,只是离开的原因不一样而已。有很多“80后”选择离开公司,他们首先考虑的都是自己的利益。
朱经理表示,目前他们公司的正式员工中没有“80后”。他觉得“80后”心情浮躁,缺乏责任心,起码“以前接触到的几个‘80后’职员都是这样”。
一得人才刑益鸿:欠缺敬业精神
南京一得人才顾问有限公司是个“年轻”的公司。说其“年轻”,是因该公司60%~70%的员工都是“80后”。
该公司总经理刑益鸿告诉记者,公司录用“80后”,考虑得更多的是因为他们年轻,有活力,有思想,不定性,更易于基础培养。但是他们却普遍欠缺敬业精神,具体表现在做事情太按部就班,时间一到不管手头上的事情有没有做完都准时下班,上进心不强,而且较安于现状。
刑益鸿分析原因可能是“80后”基本都是独生子女,一般家庭条件较好,致使他们缺少生活压力。
“从人才阶梯化的战略考虑,公司需要后备力量。凡事都需要一定的过程,新进人员都有骨干专门培训。”刑益鸿透露,目前一些较优秀的“80后”已经成为他们公司的骨干了。
国电南自张言苍:优缺点一样突出
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张言苍,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,他们公司有30%~40%的员工是“80后”。
张言苍认为“80后”是受用人单位鼓励的,他们受到的教育更全面,不受旧思想的约束,善于表达自己,用人单位很愿意给他们展现自我的机会。同时他认为“80后”个性张扬,创新能力较强,也较会主动与人沟通。
当然,张言苍认为“80后”也存在着不少的缺点,具体体现在“80后”里独生子女居多,他们一般比较不会考虑到别人的感受,而且也比较不能吃苦,在学习新事物时只愿意学自己感兴趣的。
张言苍告诉记者,要是公司组织一些活动,如果要求“80后”参加表演,他们都会很乐意地接受,并且很好地展示自己。但是如果要他们到外地出差,要是时间长了,他们就受不了,觉得太辛苦了。
南京朗坤武爱斌:一切要从零开始
南京朗坤软件有限公司董事长武爱斌告诉江苏商报,他们公司的员工中“80后”占了15%左右。武爱斌认为,“80后”独生子女居多,他们身上具有很明显的特性,不管是优点还是缺点,都很具代表性。
武爱斌告诉记者,“80后”主要就是有思想,有活力,有激情,有干劲,肯学。交代他们去做事情,他们可以做得很好,但是要他们做一些比较系统的工作时,他们会因为工作经验不足而完成不好。武爱斌表示,“80后”还有一个缺点就是比较崇尚自我,说不好听点就是比较“自负”。但他们可塑性比较强,只要加以培训,到时候能留下来的就是有用之才了。
武爱斌说,现在他们公司的管理层中“80后”占了10%~20%。
武爱斌透露,他们公司的小陶是1981年出生的,在公司才工作了三年,就升为经理。主要原因是陶经理的执行能力很强,有悟性,勤学好问,而且对公司忠诚。
武爱斌告诉记者,在大学里优秀并不代表到公司就一定优秀,再优秀的毕业生到公司后也应该一切都归零,特别是“80后”,他们的文凭普遍都比较高,不能带着光环到公司,要不肯定学不到东西。
美国通用李洪东:脆弱的“草莓”
美国通用电器江苏总代理、南京因诺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营销总监李洪东表示,他公司里所有的员工都是80年后出生的,而且都拥有本科以上的学历。“美国通用电器进入国内市场比较晚,因此,想尽快打开市场困难很多。当时招聘人员时,我就是考虑到80年后的年轻人,有活力、有冲劲,适合我们的公司。可结果令我大失所望。”
李洪东介绍道,前不久,公司招进一位女员工,自身条件很好,本科学历,外形条件也可以,他想好好培养这位员工。
“也许自身条件好的女生,都有一种与身俱来的优越感。”令他没有想到的是,这位女员工,一点也不把心思用在工作上,一有时间,除了上网聊天,就是打电话与朋友聊天。
“我已经警告过所有员工,不允许用办公电话打私人电话,尤其是不可以在上班时间内打。很佩服她的是,有一次她看到我过来了,当作没看见我,依然抱着电话不放。那次,没有给她留面子,当场训斥了她一顿。我以为她事后会来道歉,谁知,晚上接收到她的一条短信,意思是要辞职,不辞职就要求加薪。我什么也没说,就发了两个字母‘Ok’。这样的员工哪家公司都不敢要。”
李洪东介绍,现在的年轻人,到了一个单位,首先想到的不是付出,而是要求享受各种各样的待遇。他们公司做销售的年轻人,每天回来,问他们做出的成绩,大多是无果。但是,证明他们出去跑的一堆打的票倒是记得拿来报销。
令他觉得好笑的是,有的员工,一天能跑五六个单位,这样做销售怎么能做得出成绩来呢?还有的回来反映,人家听说是通用电器,不让进去。“美国通用电器的员工,你都进不去客户单位,你还能干些什么?”
李洪东说,“80后”一代人,用“草莓”来形容,的确很形象,很多都涂有光鲜的外表,而里面太脆弱,太不堪一击了。
江苏人保健康姚青利:要求多怕吃苦
“这些‘80后’的孩子们总是还没开始工作,就提出一大堆要求。比如薪酬多少、办公环境如何、考核制度是否很严、每年能休多少假等等。”人保健康江苏分公司总经理姚青利说。
姚青利表示,有些员工尽管想安心工作,可他们无法安心。一次次地陌生拜访,往往是一次次地被拒绝,很多年轻人受不了,出生以来优越惯了的他们实在不习惯别人的冷眼,“这样的苦他们吃不了,在我们眼中这哪里称得上是苦?”
给80后的孩子们提出一些希望。姚青利说,如果希望自己能有所成,尤其在保险业内有所建树,必须要提升三个能力——
首先是分析能力,简单说来就是把复杂的事情简化为简单的数字模型。举个例子来说,假设在办公室工作,当有人打电话来询问某些事情,聪明的孩子就应该立即将这些问题分类,并分派给各个专属部门,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,全部推给某一个部门;
其次是沟通能力,也就是组织协调能力。“有些年轻人‘心高’,想当领导,可是有些人干了一辈子也当不了领导,为什么?”他们根本不懂得如何与人打交道,而保险业,保险营销员最需要具备的就是良好的沟通能力;
最后就是学习能力,这在各个行业都是必备的,他同时体现在一个人的潜力上。如:a.领导交给某人一件事,他可以做得很好;b.领导交给某人一件从没接触过的事,他可以很快地从中打开局面;c.领导偶尔让某人替别人做一件事,他还能得心应手。
“这样的年轻人我们是求之不得的,而且是多多益善的。”姚青利总经理说。